呂輝[革命烈士]

呂輝[革命烈士]

呂輝(1923~1948),原名嚴暉,乳名祿虎,化名嚴維,江蘇揚州人。少時在省立揚州第八中學讀書,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人物簡介

1938年春投筆從戎,參加新四軍挺進縱隊,被派往揚中縣挺進縱隊教導隊學習,結業後分配到新四軍第三支隊某部任連隊文化教員。“皖南事變”中呂輝被捕,在解往上饒集中營途中逃脫,因一時找不到黨的組織,暫避旌德縣一山村幫工餬口,後在績溪、旌德交界處黃高峰找到中共皖南山地中心縣委書記胡明,被派往皖南第一游擊支隊任文化教員。1943年7月,呂輝奉命率4名武工隊員來涇縣、旌德、寧國、宣城四縣邊區,開闢游擊根據地,先後在寧國大方山、板橋,涇縣榆林坦、涌溪和宣城塌泉、章家灣等大山區,依靠、宣傳、發動民眾,多次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清剿”,使游擊隊組織不斷壯大、發展。經過兩年多的鬥爭,創建了以寧國板橋為中心的涇、旌、寧、宣游擊根據地,打通皖南山地與宣城抗日根據地的聯繫。抗日戰爭勝利後,呂輝奉命率部就地堅持敵後游擊戰爭。1947年10月任中共涇旌寧宣縣委副書記。次年1月,縣委機關駐地板橋被國民黨軍侵占,呂輝率游擊隊一個連撤到外圍牽制敵人。2月17日,在旌德、寧國交界處蠟燭山與寧國縣自衛隊一個分隊遭遇,在戰鬥告捷打掃戰場時,遭殘敵冷槍擊中犧牲。

人物生平

呂輝,原名嚴暉,乳名祿虎,曾化名嚴維。1923年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一個職員家庭。祖父早年在揚州城內開設“公寶豐”商店。祖父去世,家庭衰敗。父親嚴駿良曾做過賬房和管事,母親張登卿,生有5男1女,呂輝排行第四。呂輝10歲時,父親去世,一家老小僅以大哥微薄的工資來餬口度日,生活十分困難,但聰穎好學的呂輝,以其突出的成績,屢次獲得獎學金,直到七七事變後才失學。

在學校念書時,呂輝的思想就比較激進。抗日戰爭爆發後,正在揚州省立第八中學念初二的呂輝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冬,日寇從上海侵占了揚州古城。第二年春,15歲的呂輝毅然來到江都縣吳家橋,參加了管文蔚領導的新四軍挺進縱隊,在揚中縣挺進縱隊教導隊學習。兩三個月後,被分配到皖南新四軍軍部,擔任三支隊某部一連的文化教員。

1941年,國民黨反動派悍然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事變中呂輝不幸被捕,在被解往上饒集中營的途中,他和另外幾個同志乘機脫逃出來,因一時找不到黨的組織,便暫避在旌德縣南鄉的一個山村里幫工,同時設法尋找黨的組織。數月之後,通過地下黨的關係,呂輝在旌績交界的黃高峰找到留下堅持鬥爭的胡明,被派到事變後皖南成立的第一支游擊隊里,仍然擔任文化教員,開始了他的游擊戰爭生涯。通過“皖南事變”和艱苦的游擊戰爭考驗,呂輝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3年7月,以胡明為首的皖南山地中心縣委,在開闢了涇旌太、績歙寧、黃山三塊根據地之後,決定派呂輝前去開闢涇旌寧宣邊區的工作。呂輝奉命帶領著一支五六人的小游擊隊,頻繁活動在寧國的大方山、板橋村,涇縣的榆林坦、涌溪和宣城的塌泉、章家灣等廣大山區,向民眾宣傳革命道理和我黨的抗日主張,積極建立、發展民眾關係和黨的組織。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呂輝不僅建立了一支有一定戰鬥力的20多人的游擊隊,而且還建立了以板橋、涌溪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由於游擊隊武裝力量的壯大,不斷打擊敵人,敵人驚恐萬狀,瘋狂地向涇旌寧宣地區進行軍事和政治圍剿,以期撲滅革命的火種。呂輝指揮游擊隊在深山裡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屢次粉碎了國民黨正規部隊及地方土

頑的圍剿。1946年5月,在李金狗叛變使游擊隊受到很大損失的情況下,呂輝毫不動搖,總結經驗教訓,重整旗鼓,繼續戰鬥在涇旌寧宣邊區。在鬥爭中,游擊隊和根據地得到了進一步擴大。為了適應勝利發展的形勢,1947年10月,根據皖南地委9月會議決定,在寧國板橋正式成立了涇旌寧宣縣委,王文石任書記,呂輝任副書記。

這一年,敵人在全國主要戰場接連遭到失敗,為了鞏固江防,做垂死掙扎,他們對皖南各游擊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更為殘酷的清剿。從10月開始,國民黨六十三師糾集地方土頑武裝,一次又一次進攻以板橋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呂輝率領涇旌寧宣游擊隊和敵人進行著頑強的鬥爭,不斷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1948年1月,國民黨軍隊以數倍於游擊隊的兵力占領了板橋,反“清剿”鬥爭進入了更為艱苦的階段,呂輝帶領主力連迅速跳到外圍活動,以牽制敵人。2月17日,呂輝率領的游擊隊在旌寧交界的蠟燭山與國民黨寧國縣自衛隊一個分隊遭遇,呂輝不幸被躲藏在草叢中的敵散兵(叛徒)冷槍擊中,為革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年僅2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